冬季,指农历10月、11月12月三个月。在24节气中,“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冬至”进入“数九”寒天;“小寒”是是最冷的时节也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 冬季天寒水冰,大地龟裂,北风凛冽,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是万物蜇藏的时令。在“五行”中属水,此季与人体的肾和膀胱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与万物一样,要顺应冬季的气候特点,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有所潜藏。可少做一些户外活动,这样才能使人体的正气得到补充和贮养,以为来年的新生增添精气和能量。在起居上要早睡晚起,最好要等到太阳出来时再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要尽量注意保暖,躲避寒冷,以保养好人体的阳气。在一年四季当中,冬季就相当于一天的夜晚,应该多一些休息。
晨起可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和避风的地方做一些轻松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太极剑,保健操,练保健气功等。千万不要作剧烈运动,使皮肤开泄出汗而损耗身体的阳气。也要避免冰霜风寒所伤。尽量不要冬泳,要减少夜生活。
心情要保持安静自若,不要妄事操劳,精神上要保持一种满足感,就好象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
如果违反了冬季的养生规律就会损伤人的肾脏,肾精不足,提供给来年春天的生发之气不足,就会发生手足软弱无力的疾病。同时也会影响身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发生春季的外感性疾病。
冬三月,肾气旺。饮食之味应当减少咸味食品,以防助长肾气,适当增加苦味食品,使心气得到补养,这样就会避免肾水旺而克伤心火。冬季忌食动物的肾脏。
冬季多寒,宜食温性食物。如:高梁,大枣、果仁、龙眼肉、羊肉、牛肉、鹌鹑肉、鸡肉,鸽肉、鹿肉、黄鱼、鲈鱼等。
不宜多吃硬的食物,湿软的果饼之类的食品。食后要按摩腹部,行走百步以助消化。尽可能的少吃用火烤、爆的食物。
不要用梨搅热酒饮用,否则会使人头脑昏旋。冬日不可多吃葱,吃多了会使人发病。
冬季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冷的现象,不宜沐浴。一般人可减少沐浴。入冬后要切忌房事,以保持精气充足。中年,老年更要注意。
10月份,可使两手十指交叉,用一脚踏在手掌心上,可使腰脚经络通畅,去除拘紧的感觉,以及腰腿膝疼痛等疾病。
11月份,可根据身体情况,服用一些补养药,但不宜服热性太大的药。冬至日用赤小豆煮粥,全家一起食用,可提高身体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