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其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传化”,有传导变化之意,说明六腑的功能主要是将饮食物受纳、腐熟、消化、传化,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
1. 胆
胆附于肝,内贮胆汁。胆汁是一种黄绿色的液体,在肝内生成,由肝化生分泌,胆汁生成后,则流入胆囊,由胆囊贮存。
胆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两个方面。胆汁汇集于胆。也贮藏于胆,以后随着消化的需要,将胆汁排泄于肠内,以帮助对某些饮食物的消化。胆气以下降为顺,但排泄胆汁的功能,是胆气的疏泄作用。如果胆失疏泄,则可见黄疸、胁痛、口苦、呕吐以食欲不振。
胆虽为六腑之一,但主藏精汁,为清净之府,又不直接接受水。谷糟粕,与其他五腑有异,所以胆又属奇恒之腑。
2. 胃
胃位于膈下,其上口名贲门,与食道相接,下口为幽门,通于小肠。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名“中脘”,即胃体部分。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以下二个方面:
(1)主受纳,腐熟水谷。饮食物从口而入,经过食道,进入胃中,由胃容纳之,故称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在胃内,经过揉磨和消化作用,使之变为食糜,并下移于小肠,为进一步消化打下基础。
胃的受纳、腐熟与脾的运化功能综合,称为“胃气”。“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2)主通降,以降为和。饮食物入胃,经过胃的腐熟作用后,进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其浊者下移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以通为顺”。若胃不和降,饮食物滞留于胃,可出现胃脘胀痛、不欲饮食等症状。若胃气上逆,则发生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3. 小肠
小肠位于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接阑门,与大肠相接,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小肠的生理功能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受盛和化物。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饮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以利于进一步的消化,从而使水谷化为精微,以营养全身。如果小肠受盛饮食功能失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2)泌别清浊。所谓“清”,即指各种精微物质;所谓“浊”,即指饮食物经消化后剩余的残渣部分。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两部分,即精微物质和糟粕;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并将无用水液泌渗进入膀胱而为尿。若小肠有病,不仅引起消化功能失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还会影响到二便的排泄,例如,小便短少,大便稀溏。对此,临床常采用分利之法,即所谓“利小便以实大便”。
4. 大肠
大肠亦居腹中,上接小肠,其交接处为阑门,大肠之末端为肛门。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大肠接受小肠泌别清浊后下传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糟粕的传导通利,一方面依赖于大肠本身功能正常,另外又和胃的降浊、肺气肃降及肾的气化功能有关。因此,大肠有病,主要在粪便的排泄方面出现异常,如泄泻或便秘等。另外,大肠病变可影响及胃、肺等脏腑,使之功能失常。
5. 膀胱
膀胱位于下腹腔内,为囊性器官,居肾之下,大肠之前。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膀胱位置最低,是水液代谢之后多余水液汇聚之处。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人体饮入的水液通过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化为津液,分布于周身,发挥润泽营养作用。津液代谢后剩余之液,经三焦之道路,下达于肾和膀胱,变成尿液,贮存于膀胱内,当膀胱内尿液达一定量时,在肾的气化作用下,膀胱开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
膀胱的贮存和排泄尿液,全赖肾的气化功能。若肾气的固摄和气化功能失常,则膀胱的气化失司,开合失权,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是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等不同的临床症状。
6. 三焦
三焦,是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它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和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和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归为中焦,但因其与肾的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同归为下焦。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为通行元气和运化水谷两个方面。元气是人体的根本之气,由先天之精所化,赖后天之精以养,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所以说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水液的消化吸收、输布排泄方面,三焦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
《灵枢•营卫生会》所载“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即全面地概括了上、中、下三焦的不同生理特性,“上焦如雾”是指上焦主宣发卫气,敷布精微至全身;“中焦如沤”是指脾胃具有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作用;“下焦如渎”概括了肾、膀胱和大小肠等脏腑分清泌浊、排泄糟粕的作用。
[附]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它们在形态上多为中空器官,与六腑相似,但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精气,与五脏相同。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为其重要生理特性。其中除胆为六腑之一外,其余的都没有表里关系,也没有五行的配属,而与奇经八脉有关。脉、髓、骨、胆的生理在五脏与六腑中已有论及,这里主要介绍脑和女子胞两个器官。
1. 脑
脑居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脑具有主宰人的生命活动、产生精神活动、主管感觉和运动等方面的作用。
中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故曰“心藏神”,同时又把神分为五种不同表现的神,即魂、魄、意、志、神,与五脏的关系是心藏神,主喜;肝藏魂,主怒;脾藏意,主思;肺藏魄,主悲;肾藏志,主恐,其中又与心、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2. 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即子宫,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女性的月经来潮和胎儿的孕育与肝肾二脏和冲任二脉有密切的关系。
女子从十四岁左右开始,生殖器官渐渐发育,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即产生一种具有促进性腺发育的物质——天癸,在“天癸”的促发下,女子生殖器官才能发育成熟,月经来潮,为孕育胎儿准备条件。反之,进入老年,由于肾中精气的衰少,而“天癸”也随之衰少,甚至衰竭,则进入绝经期。女性的生理活动过程,与肝气和肝血也有密切关系,一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促进女性的月经通调和排卵功能;一方面肝主要藏血,能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冲脉与肾经并行,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主胞胎,故与妊娠有关。 |
|
|
|
|
© Copyright 2006 BJGN.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
邮编:100053 电话:83198327 电子信箱:webmaster@bjgn.or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