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论著
医学资讯
医学文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出版论著  

脾胃学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指导作用
文章更新时间:2006-11-26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于1988年正式命名的一组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本病虽无近期生命危险,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文献中没有CFS病名,依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脾胃功能失调有极其显著的关系,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应重视脾胃的重要作用。

1.对CFS的认识
  CFS是现代医学新认识的一种疾病,是一种以疲劳、低热(或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
  疲劳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可为多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或伴随症状,且CF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在诊断CFS之前,必须认真排除其他疾病。1994年CDC制订了CFS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临床评估的不能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疲劳,该疲劳是新发生的或有明确的发作期限(没有生命期长),不是持续用力的结果;经休息后无实质性缓解;导致在工作、教育、社会或个人活动方面有明显的下降;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排除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第二条:下述症状中同时出现4项或4项以上,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但不早于疲劳的出现。(1)短期记忆力或集中注意力明显下降;(2)咽喉痛;(3)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4)肌痛;(5)不伴红肿的多关节疼痛;(6)新发的或严重的头痛;(7)不能缓解疲劳的睡眠;(8)活动后的疲劳持续超过24小时。
  符合以上两条标准者,可诊断为CFS。其基本特征为新发生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虚弱性疲劳,持续时间≥6个月,卧床休息不能缓解,而各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没有明显的异常发现。只符合第一条标准者,则诊断为特发性慢性疲劳。
  CFS主要特征:①诱因复杂,往往由病毒感染、重要生活事件或心理、社会应激等引起;②体格和实验室常规检查一般无显著异常,症状以主诉为主,界定比较困难;③病理机制不明,目前无根本性治疗方法。CFS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活动和健康。更重要的是,在当代工作快节奏、高压力和多变的环境中,临床上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日益增多。在西方国家CFS是人们前往医院就诊的五大原因之一。日本是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符合CDC在1994年公布的标准和“英国诊断标准”的人数均达1.5%。而且,目前CFS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增加,虽然预后较好,但是对患者的生活和教育构成了较大影响。我国尚无专门针对CFS的规范的大规模调查,但一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FS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分布,尤其是脑力劳动者中,CFS更为普遍。袁苹等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3名被调查对象中符合美国CDC的CFS诊断标准的有202名。CFS的高流行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不可低估的损失。因此,CDC预测CFS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有关CFS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
  CFS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只能推测CFS与包括心理压力,人际关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异常,激素紊乱,神经缺陷,免疫异常,感染等在内的多种因素相关[8]。由于发病原因不明确,其诊断尚缺乏特殊意义的检查指标,诊断过程复杂,需要排除许多其他疾病。对于CFS的疗效也仍不够理想,还没有根本性的治疗方法。

2.脾胃学说与CFS
2.1历史沿革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内经》,从《内经》开始已有对脾胃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等记载,为脾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张仲景首先提出临床治疗应当“实脾”的主张,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开脾胃学说之先河,《伤寒论》为脾胃学说奠定了临床证治基础;易水学派创立和阐发了脾胃学说,李东垣著述《脾胃论》,独树一帜,系统地阐述了脾胃学说,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见解,成为补土派的创始人。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充实和发展了脾胃学说,后世医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脾胃学说。
2.2 CFS的病因病机
  中医文献中没有CFS的病名。但疲劳作为中医临床中常见的症状,在中医古籍中常被描述成“倦”、“懈怠”、“懈惰”、“四肢沉重”、“困薄”、“身重”、“体重”、“四肢不举”、“四肢劳倦”、“四肢瘫软”、“四肢不用”、“烦悗”等。如《素问·示从容论》指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论的“百合病”、“脏躁病”,《景岳全书》中所述的“眩晕”,以及历代医家有所发挥的“脾胃内伤病”、“郁证”、“失眠”、“健忘”、“虚劳”等病证,其病因、病机、症状,乃至治疗都与CFS有某些相似之处。
  中医学认为,CFS的病因可归结为:①外感时邪。《不居集》云:“虚损一症,不独内伤,而外感亦有之矣……。”②饮食劳役。饮食失调,直接伤及中州脾土;劳役过度,因劳致虚,日久而成虚劳。《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又《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形体劳役则脾病,病脾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③情志不畅。思虑过度,劳心伤脾,肝失疏泄。《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④素体虚弱。先天不足禀赋虚弱则易于患病,且易形成久病不复的状态,使脏腑气血阴阳亏损日甚而致。《兰室秘藏·经漏不止有三论》云:“素有心气不足,因饮食劳倦,致令心火乘脾。”⑤久病大病。大病之后,脏气损伤,正气短时难以恢复,邪客日久,必致其虚损。
  CFS是一种多脏器、多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病证。而脾胃功能失常是CFS形成的关键,肾虚肝郁是CFS发病的重要环节。
  CFS的持续性疲劳、衰弱、微热、咽痛、淋巴结肿痛、肌肉酸痛、精神抑郁、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等,多为脾气不足,脾气不升所致脾气、脾阳、脾阴不足所出现的各种脾虚证候;以及由湿热困脾或瘀血停积等所致的脾实证候。当然,脾与肝、肾之间又互相影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肝失疏泄,而引起“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脾与肾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化源不足,气血清阳无以实肢体,则困倦乏力,四肢肌肉酸痛;不能达于上,则头晕;不能养心神,则心悸、失眠、健忘;湿热困脾或瘀血停积则微热、咽痛、淋巴结肿痛;气血亏虚不能滋养先天之本,则肾精不足,致精少、经闭,腰膝酸软,疲倦乏力,精神萎靡。《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 又《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诸筋者,皆属于节。”指出筋是连接关节的重要部分,肝与疲劳、肢体运动密切相关。脾虚气结,肝失疏泄,气血阻滞,气机不畅,形气精血消耗,致使多脏受累发病,出现精神不安、困顿、抑郁和疲劳等症。
2.3 CFS的辨证论治
  因对CFS尚处于认识阶段,故西医在治疗学方面还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以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为主,即镇痛消炎、抗抑郁、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功能等。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临床辨证论治CFS时,应以脾胃学说为指导。《素问·举痛论》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痿论》云:“脾主身之肌肉”,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CFS的防治,首先应注重生活调理和精神摄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脾胃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曰:“安于淡薄,少思寡欲,省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血气自然谐和,邪无所容,病安增剧?”
  近年来,对CFS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表明[9],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型是:气虚,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血瘀,脾肾两虚。因此,对CFS的治疗、用药,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健脾益气,补中升阳 用药“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用甘温益气之剂。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汤、升阳益胃汤之类。
  ②健脾养心,安神定志 代表方为归脾汤,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之类。
  ③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代表方为香砂六君子汤,胃苓汤,二陈汤,茵陈蒿汤之类。
  ④健脾疏肝,理气活血 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血癓丸,香砂六君子汤,逍遥散之类。
  ⑤健脾补肾,益精填髓 代表方为大补元煎,秘精丸,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四神丸之类。

3.讨论
  疲劳是指一种倦怠、精力不够或虚弱的感觉,可为多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或伴随症状。疲劳可分为脑力疲劳与体力疲劳两个方面。脑力疲劳表现为头脑昏沉,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出差错和精神抑郁等;体力疲劳常表现为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后容易疲劳,或疲劳不易消失。通常将自我报告的持续存在1个月或1个月以上的疲劳称为长时间疲劳(prolonged fatigue);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疲劳称为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慢性疲劳又分为两类,如果疲劳的严重程度及伴随症状满足CFS的诊断标准,则归类为CFS;如果疲劳的严重程度或伴随症状不满足该诊断标准,则归类为特发性慢性疲劳(idiopathic chronic fatigue)。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CFS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与脾胃学说的相关性分析,认为CFS是一种多脏器、多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病证。而脾胃功能失常是CFS形成的关键,肾虚肝郁是CFS发病的重要环节。
  临床治疗CFS应以脾胃学说为指导,突出整体观念、辨证施治,进行全面调整与个体化治疗,在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前景与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较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首页 学科简介 学术交流 中医之道 联系我们 邮箱登陆   您是第 位访问者
  © Copyright 2006 BJGN.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
邮编:100053 电话:83198327 电子信箱:webmaster@bjg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