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求索
走近中医
认识中医
思考中医
茶酒文化
饮食药膳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之道 > 中医求索 > 认识中医  

中医存活的理由
文章更新时间:2006-11-26  

  如果查阅一下科学史类的著作目录,会十分容易地找到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农学等为书名的著作。尽管相当一部分学者以为中国古代“化学”,不过是炼丹术;所谓“生物学”,不过是有关花鸟虫鱼的博物性记载,不能称之为化学或生物学,但却普遍承认天、算、农、医这四大领域是自成体系,堪称为“学”的。然而时至今日,依然存活的却唯有“中国传统医学”。换言之,只有中国传统医学没有被近代西方医学所取代,而过去曾十分发达的天文学、数学等,皆被相应的西方科学所取代。某种传统科学知识体系的死亡,自然有死亡的理由——这无非是由于相应的新兴知识体系的优越性足以取代旧有的体系。因而今天如果
有人倡议继承或复兴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体系,那一定会被视为极端的民族主义心理在作祟——因为旧的知识体系已然彻底丧失了继续生存的理由。

  站在只有近代西方医学才是“科学的医学”的立场上,作为中国传统科学一个分支领域的古代医学,也早就丧失了生存的理由,但它却依然存活着。于是便需要从其他的角度为其寻找存活的理由。最常见的解释是:中国地大人多,近代西方医学虽然在明末清初即已开始传人,但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始终无法满足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与落后地区卫生保健的需求,因而需要传统医学作为补充。再者,在落后、保守心态的支配下,人们往往会对传统的东西更容易接受,而对先进的“科学”持抵触态度。一句话:中医存活的理由在于“落后”。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这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理由都不能成立。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讲,民国时期那种倾家荡产也打不起一针青霉素、链霉素的状况早已不复存在。相反,在20世纪下半叶的数十年中,不要说中医惯用的健脾补肾、滋阴养血的药剂的价格无疑会大大高于一般的西药,就是一剂普通的感冒药,其价格也通常是一支退烧针剂或抗生素的数倍。所以公费医疗的管理条例对中药的使用有种种制约,而对西药则没有任何限制。因此,试图从经济或价格的角度去寻找中医存活的“理由”,显然是行不通的。

  其次,是现代医疗服务是否能够满足需求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的大中城市中,现代医疗卫生保健的普及程度,已然完全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按照上述“弥补不足”的解释,传统医学在大中城市中理应丧失其继续生存的理由,但情况却恰恰相反——人们在可以十分容易地充分享受现代医疗的状况下,对传统医学仍然有所需求。而且往往是在十分便利的现代医疗无法解决自身的疾病烦恼时,才需要费些气力、舍近求远、不惜重金地寻找那些“华佗再世”的中医大夫。而在偏远地区,人们通常是费尽气力、舍近求远、不惜重金到县城、省城甚至首都寻求西医的治疗。如果你有机会到县城去看一看,就会发现县医院(西医)总是繁忙拥挤,而县中医院却时常门可罗雀。足见民众中并不存在亲近传统、抵触“科学”的心态,反而是对西医充满了崇拜与迷信。“打吊针”(输液)通常被视为疾病严重、且得到了最好治疗的象征。老人“打了吊针”后死亡,晚辈可以充分自慰——尽了孝道;孩子“打了吊针”后死亡,父母足以自慰——尽了爱子之心。

  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如果他学的是中医,那就一定要在大城市中寻求就业的机会——他可以成为教授、专家,可以从事研究,甚至出国讲学,最差也可以成为一个收入不差的临床医生。但如果他到了基层,那就趁早改行——因为那里更需要的是西医。

  从上述方方面面的比较观之,中医赖以生存的基础显然不是“落后”。这一点在未来时代中或许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在现代社会中,西医更具有满足基本卫生保健需求的能力;而中医实际上更适于“城市贵族”现代病、老年病不断增多,病情日趋复杂,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的客观状况。经济越是发达,人们就越是需要多种不同的医疗服务;诊断设备越是先进,现代医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越见增多;物理、化学、手术等足以改变人体自然状态的治疗手段越是进步,医学本身造成的疾病(医源病)也就越是复杂。这些,都为中医、中药这种注重恢复人体自然状态与功能的医学提供了更大的活动舞台。——这,实际上才是中医能够在当代社会中存活的基本理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首页 学科简介 学术交流 中医之道 联系我们 邮箱登陆   您是第 位访问者
  © Copyright 2006 BJGN.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
邮编:100053 电话:83198327 电子信箱:webmaster@bjgn.org